翻譯整理報導: 陳文媛
資料來源: 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242177/icode/
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三國,造成糧食供應波動,價格高升,民眾購買糧食的預算大增。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更於今天警告,為防範伊波拉疫情而進行的大規模隔離措施,可能讓農作收割時節採收勞力短缺,糧食價格進一步攀升。
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於9月6日的疫情分布情形。圖片來源: commons.wikimedia
根據一份聯合國農糧組織在九月初發布的早期預警報告,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這三個國家,為了防堵病毒蔓延的趨勢,隔離區和限制人民遷徙的政策雖然有其維護公共衛生的必要性,然而也嚴重限制了農糧的產銷。這導致了恐慌性的搶購潮、糧食供給短缺以及某些農糧的價格持續走高,這種現象在市中心區尤其嚴重。
同時最近幾周是稻米和玉蜀黍兩種主要作物的收成期,受到嚴格遷徙政策影響,許多短期僱工無法在農田與農田間自由移動,人手短缺的情況下,作物收成量勢必受到牽累,危及多數人的糧食供應。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經濟作物上,許多家戶賴以維持生計的棕梠油、可可亞和橡膠也因人手不足影響收成,預估家戶的收入連帶的也將驟減。
糧食的取得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緊要議題,對伊波拉疫情嚴重的區域更是如此。當地收成顯有風險而貨品貿易又被嚴加管控的情形下,糧食危機預料將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波及農民生計與鄉村經濟。
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地區是穀物的淨進口國,其中又以賴比瑞亞為最仰賴外部供給者。除了防堵疫情施行的邊境管制,作為商品進口大宗的海港商貿也受限,造成更緊縮的糧食供給和飆漲的糧價。
據糧農組織在達卡的官員表示,在伊波拉疫情爆發之前,某些疫區的家戶已經在糧食上投入高達八成的收入,而因為這次疫情造成的糧價波動又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困。
另外獅子山及賴比瑞亞的貨幣最近幾個月持續貶值,勢必將助長糧價的漲勢。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WFP)為緩解當地短期糧食需求,已經緊急發配六萬五千噸的糧食給一百三十萬民眾。另一方面,糧農組織的特別預警專家指出必須立即採取必要的評估以判定該用何種方式來盡可能降低勞力短缺在糧食收成季節的衝擊。找出如何振興國內糧食交易的措施來減輕糧食供給壓力與平抑糧價也是另一項需要思考的議題。
避免進一步的病毒蔓延以及人員感染仍是目前當務之急,糧農組織正積極與聯合國相關單位合作防疫,並提供相關的人員及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