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S-Talks|系列報導】綜合座談暨台大論壇
撰文報導|范瑜真(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影像提供|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次舉辦跨科際短講活動(SHS-Talks),在四位講者精采的短講過後,隨即開放綜合討論時間,給與會聽眾向台上四位講者提出問題機會,以下為問答精采紀錄呈現。
跨科際 (Transdisciplinarity) | 對話 (Conversation) | 想像 (Imagination) | 閱讀 (Reading)
撰文報導|范瑜真(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影像提供|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次舉辦跨科際短講活動(SHS-Talks),在四位講者精采的短講過後,隨即開放綜合討論時間,給與會聽眾向台上四位講者提出問題機會,以下為問答精采紀錄呈現。
資料提供|SHS計畫南區區域推動中心 繼上屆短講活動獲得學生們廣大的迴響,SHS南區區域推動中心於103年3月26日再次舉辦第二屆「SHS Talk Show-Let’s Short Talk」短講活動,再次聚集各校對短講有興趣的同學,在活動中大展身手;同時,透過短講活動,讓更多值得被關注的重大社會議題,讓大家有更深沉的思考與討論空間。
記者|盧心怡(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攝影|黃莉凌(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當歐美區蔚為流行的共同工作室(Co-working Space)概念,融入社會企業理念,將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第三場短講,邀請畢業於台大社會系,現任為好伴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邱嘉緣,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讓前來聆聽的同學瞭解,好伴如何結合創新,創造與眾不同的社會企業。
記者|武陵(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攝影|黃莉凌(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作為SHS課程計畫的參與教師,周維萱過去一年於海洋大學開設「海洋、未來、想像:身『斗』小民的公民實踐計畫」課程。如何讓科學知識與尋常生活充分對話,是跨科際行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此次短講,周維萱即為大家帶來與海洋有關的主題,透過介紹「基隆燈火漁業」,說明如何應用「實踐自身所學的關鍵方法」,轉譯艱深的學術內容,與社會現實問題跨界進行對話。
記者|蔡宜文、詹穆彥、黃莉凌(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撰文|詹穆彥 影像提供|好伴駐創工作室 邱嘉緣與張珮綺,兩位剛從台大畢業不久的女孩,在台北工作一年後,毅然決定返回家鄉台中發展。2013年底,他們共同合作創辦了好伴駐創工作室(Happen!)。邱嘉緣在大學唸的是社會系,張珮綺則主修財務金融,在創業過程中,兩人不僅在專業知識上相互支援,更在工作上互補,組成了一個兩人的創業團隊。為了3/26日SHS-Talks的短講規劃,SHS計畫這次特別邀訪了邱嘉緣小姐,與我們暢談好伴的創業過程與理念。
撰文報導|蔡宜文(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影像提供|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跨科際短講活動(SHS-Talks)的首場,於日前(03/26)在臺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現今社會問題日趨複雜,面對重大的在地或國際議題,往往必須透過不同專業領域之跨界對話,共謀解決之道;面對此一趨勢,教育部主辦之「SHS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即是期盼能進行「跨科際的人才培育」以因應未來。也因此,本次短講的主題扣緊計畫的主旨,期盼能夠透過「Short-Talk」短講形式,探討年輕世代如何活用所學,並創新、創業與創作等方式創造出一個不同於傳統的新視野、行動方式,讓自身專業成為社會實踐的利器。此次短講邀請到致力於創造了新形態公民參與社會方式的「零時政府」、活化老屋以打造共同創業空間的「好伴駐創工作室」成員,以及開設跨科際才培育課程的兩位老師,希望藉由學術及實作兩方觀點的激盪,為台灣的新世代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記者|蔡宜文、詹穆彥、武陵(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撰文|詹穆彥 「不要問為何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因為,「沒有人」是萬能的。 ~~零時政府~~ 為了溝通本計劃首次跨科際短講活動(SHS-TALKS,「創」新台灣),先前我們專訪了「零時政府」的社群成員瞿筱葳小姐。瞿筱葳將於3/26晚上六點受邀到我們的活動中進行短講。除了暢談零時政府的理念,因應「佔領立法院」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也會為我們帶來第一手消息,說明零時政府在其中協助資訊服務彙整及傳播的角色。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