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文庫|探究醫療技術與法律規範之間】醫學、法律、倫理下的器官交易
作者|陳柏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責任編輯|劉晨志(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印度境內其他地方,人們在說著要去馬來西亞或美國的時候,眼裡都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海嘯難民安置區的人,眼裡閃爍著希望的當下,卻是在說著要賣腎的事。 1」 印度民運人士Maria Selvam 今年初行政院通過衛生福利部擬具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部分修正草案,將交付立法院審議。其修正重點乃開放腎臟活體器官的配對捐贈制度,在維持器官捐贈的立場下盡可能地改善可供移植之腎臟器官明顯不足的困境;此外對於仲介器官移植或違反無償捐贈者處以刑責,希望藉此嚇阻器官交易的發生。此兩修法重點背後預設了一個重要且具爭議的前提,亦即「面對醫療實務上人體器官供不應求的困境,法律上仍應堅守禁止器官交易的立場」,惟此一前提是否恰當,值得讀者仔細思考,以下筆者將從醫學、法律及倫理等三方面,逐一揭開問題的面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