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文庫狂犬病專題】狂犬病二三事
撰文作者|林宜平(成大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 特約編輯|李銘杰(臺大職衛所博研生/政大法科所碩研生) 編按:前陣子傳出鼬獾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引起大家對狂犬病的眾多推測及恐慌,關於狂犬病,從學理的角度來看,到底是什麼樣的病毒?媒體風頭過了以後,讓我們以另一個角度了解關於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屬於Rhabdoviridae 科, Lyssavirus屬,為人畜共通疾病。其genome為負股單股RNA(negative single-strand RNA),具套膜(envelope),所以一旦離開潮濕表面後,病毒就很難存活。病毒呈子彈型,感染細胞後,在感染的細胞內可發現有Negri bodies 的細胞病變。屬於Lyssavirus屬的病毒如表一,主要感染食肉目動物以及蝙蝠等,當人被感染此屬病毒的動物抓傷或咬傷後,就有機會被病毒感染。除了Rabies virus外,Mokola virus、Duvenhage virus等在感染人類後均可能引起類似狂犬病的急性腦炎症狀 [1,2]。 「澤西惡魔」是一個描述一家人到紐澤西的森林旅遊後,遇到傳說中的「澤西魔鬼」後所遭遇的恐怖故事。雖然結局和劇情非常戲劇化,片中男主角在受到攻擊後,因狂犬病發作導致產生幻覺、恐水等症狀,甚至攻擊自己的家人,讓人不得不正視狂犬病對人類的威脅,在真真假假的事實根劇及戲劇效果之間,到底有哪些是貼近真實情況?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