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渦輪機的麻煩
【全文原載於《知識通訊評論月刊》118期〈風能渦輪機的麻煩〉】 風能發電已經成為快速發展的新能源,但是渦輪風扇造成的鳥類死亡,也引起保育團體攻詰。風能產業目前想用慎選設置渦輪機位置以及控制渦輪機運轉方式,來達到兼顧能源保育的雙贏局面。 比起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動物死亡案件(如受家貓攻擊或撞上玻璃),平均來說每年風力渦輪機所引起的鳥類死亡案例,儘管要少得多了,但對如美國金鷹等某些已岌岌可危的物種來說,風力發電系統卻已造成過大的影響。維吉尼亞洲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生物學家曼維爾(Albert Manville)表示,風力發電發展帶來的憂患,是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保育類鳥類,因風力渦輪機致死。 依據世界銀行統計,目前全世界發展最快的風力發電,其渦輪機造成野生動物的死亡,不只對野生動物造成了危害,也對風能工業有潛在傷害。隨著輿論醜化風力渦輪機為「鳥類攪拌器」,風力發電公司、政府與研究人員不得不在危機真的發生以前,聚集起來商量如何緩解這個問題。例如,西班牙加地斯省要求所有的風能工程都必須考量環境議題,並資助能降低危害的研究。 一些跡象顯示,透過有目標的努力,野生動物與渦輪機是能謹慎共存的。舉例來說,比查(Bechard)和他的同事,降低了卡地斯風力發電廠五成的野生動物致死率,電能損耗卻只有百分之○點○七。其他研究亦發現,若改變渦輪機的設計或運作方式,也能有效降低野生動物致死率。 比查等人相信,研究工作對風能發電的可行性至關重要,他們表示,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它能節省大量的金錢,並防範許多問題。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