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際閱讀】為什麼湯匙一放入紅茶中就消失了?

 
 

原載於【博客來網站】

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圖/博客來)

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圖/博客來)

 

為什麼甘地討厭碘?為什麼日本人要用鎘彈頭來殺酷斯拉?鐳怎麼會差一點毀了居禮夫人的名聲?
為什麼一點點的鋰,就有助於治療詩人羅威爾的瘋狂?鎵又為何會變成實驗室惡作劇的首選元素?

其實週期表上每一個元素都有一則或有趣、或古怪、或可怕的故事。同時,週期表也是人類偉大的智慧結晶之一。它既成就了科學,也成就了一本故事書,而我寫下這本書,將週期表的所有層次一一剝開,就像解剖學教科書裡一張張透明的切片圖,以不同的深度,述說著同一則故事。

就最簡單的層次而言,週期表登錄了世界上所有不同的物質,而這一百多種個性頑固的元素,組成了我們所見、所接觸到的世間萬物。此外,週期表的形狀也給了我們一些線索,透露這些不同個性的元素如何互動。在更複雜一點的層次,週期表裡頭藏有各種鑑識科學資訊的密碼,像是各個元素來自何方,哪些元素能分解或轉變成不同的元素等等。而且這些元素好像有生命似的,天生就會結合成動態的系統,而週期表有辦法預測種種動向。它甚至有辦法預測一些極端邪惡的元素走廊,住在裡頭的元素能夠妨礙或摧毀生命。

最後,週期表也堪稱人類學上的一大奇觀,反映人類一切的美好、才藝和醜陋,以及我們如何與物質世界互動──一部行文非常緊湊簡潔的人類史劇本。這些不同的層次,全都值得深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開始,然後漸次向上,進入複雜的層次。而且,除了娛樂之外,這些週期表故事還提供我們一條了解它的新路徑,是教科書或實驗手冊裡從來沒見過的。

我們吃喝呼吸週期表;有人在它身上押注輸得慘兮兮;哲學家利用它來探索科學的意義;它會毒死人;它也會蘊釀戰爭。從週期表左邊最頂端的氫元素,到那些窩藏在週期表底部,由人工製造、非地球天然存在的元素,你可以從中找到泡泡、炸彈、金錢、煉金術、政治小手段、歷史、毒藥、罪行以及愛情。甚至還能找到一點科學。
~摘自作者序,閱讀全文

你可以從中讀到炸彈、毒藥、金錢、政治小手段、歷史、罪行,以及愛情。甚至,還能找到一點科學。《消失的湯匙》

文/DL

猜猜看,哪種化學元素帶有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靈氣、哪種又最能符合柏拉圖「理型論」?

去年,莫名的掀起一股化學熱。讀書時避之唯恐不及的元素週期表,改頭換面突然成了話題暢銷。《看得到的化學》將化學元素拍成一張張美美的照片;寄藤文平的《元素生活》則是充分發揮廣告人創意,讓週期表每一格都站上了個各具特色的怪伯伯,一些唸書時怎麼都背不起來的元素特性,居然也就在嘻嘻哈哈之間記住了。

元素能夠帶給像是我們接觸到世界核心般的純真快樂。

寄藤文平在《元素生活》裡的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日常生活之於「世界核心」還是距離遙遠,不過老實說,某個程度,我沒那麼排斥化學了;最起碼,不再將其視之為天書。所以呢,基於對化學元素的微妙興趣,加上一開始不明其意也問不出所以然的書名,我於是自己開始這本,《消失的湯匙》。

看起來,作者山姆.肯恩從小就是個科學寶寶,生病量體溫的時候會故意讓體溫計摔到地上,就為了看著水銀珠滾動著四散奔逃,再看著母親用牙籤一球一球的把它們兜攏在一塊。只要輕輕撩撥一下,某個小球就會陡然吞噬另一個小球對幼時的他來說,水銀不是固態也不是液態,不是金屬、也不是水,它超越一切平凡無奇的分類;它帶有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靈氣。

柏拉圖的理型論大家都聽過:樹,就該有樹的樣子;鳥獸蟲魚、天地萬物,包括人,都有個完美的理想型;所有人都是某個完美人型的不完美副本。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某種化學元素也符合柏拉圖「理型論」,那會是誰?「氦」,它擁有足以滿足它唯一階層所需的電子數目,封閉結構讓它不需要和其他原子互動,它不像碳,人盡可夫(這是作者的形容)。它是最完美的化學元素嗎?至少,它已經在自己身上尋到完整的愛情。

好吧,我承認他的描述是過於擬人和煽情了些,不過的確有意思極了,不是嗎?重點是接下來的部分,山姆.肯恩順著介紹了週期表與氦同一欄同樣被稱為「高貴氣體」的化學元素,以及位於它左右的最有反應的鹵素和鹼金屬。

山姆.肯恩給我們的元素週期表是空白的,書共分19章,每一章以不同主題,將週期表上的元素一個、一個,介紹出場。

「消失的湯匙」講的是門得列夫提出元素週期表之後,第一個被發現的新元素:鎵。它是幾種可用手摸而不會被燙傷的液態金屬之一,它的熔點很低,只要在攝氏29度就會開始熔化。當時有個挺經典科學家惡作劇:把鎵做成湯匙,放在熱茶邊端給客人。不明就裡的人搞不好真會以為,湯匙在茶裡融化了呢!除了不切實際的浪漫和搞笑,山姆.肯恩當然也提到了戰爭。科學,一直都是戰爭的最大功臣之一。二戰的原子彈你一定知道,不過,其實一戰時發明的毒氣跟威力超強的貝爾塔,也多仰賴當時新發現的化學元素。

山姆.肯恩講炸彈、講毒藥、講錢,他也討論政治手段、歷史;當然,也有愛情;我們讀到了粗略的具體而微的科學史世界史宇宙史。不過,是參雜了化學元素的那種。

所以當然,我們可以在其中找到一點科學。或許是真正的科學。

You may also like...

2 Responses

  1. jtchen 說:

    當原子核的質子數目確定時,原子核外面的電子也就確定了。這一顆原子也就有了身分和個性,她的各種性質也就註定了。
    人類充分了解這種物質世界的神奇規律,也不過百年。今天在中、小學的學生在學校中,已經可以獲得這種知識。不過,真要認識一個人和他的性情,也不是記個名字就算數的。

  2. Adam 說:

    很有創意思考的一本書!感謝分享!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