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英美推動對利比亞的空中武力攻擊,能否擊垮格達費政權還在未知之數,但是這項行動卻可能產生其他重大的影響:第一、是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進行,第二、是恐怖份子的活動將更為積極,第三是阿拉伯聯盟國家乃至非洲聯盟國家對美英法的態度,或許這些重大的影響是美國始料未及的。
撰文|俞正先生(《中國時報》國際新聞版撰寫「國際瞭望」專欄逾三十年)
原載於【《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二期】2011.04.01
法英美推動對利比亞的空中武力攻擊,能否擊垮格達費政權還在未知之數,但是這項行動卻可能產生其他重大的影響,也許是美國始料未及,也許是明知故犯。
第一個影響是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進行,北韓金正日對美國攻擊利比亞會持什麼看法呢?
二○○三年格達費放棄了核發展計畫,換取到與美英的和解,倒也收到一些禁運開放的利益,但是,西方國家說翻臉就翻臉,如今窮追猛打,非要格達費下台不可。這如同《紐約時報》所說:「在北韓看來,蘇聯、伊拉克、利比亞等國都上了西方經濟誘餌的當,愚蠢地解除了他們自己的核武裝,一旦他們變的毫無防備力量,那末只能可憐地接受西方的懲罰」。這是美國輿論的客觀看法,北韓自己呢?它的外務省發言人表示:「利比亞放棄核武器計劃最終導致自己成為西方侵略的受害者,北韓不會放棄核武裝」。
即使沒有利比亞這個教訓,北韓也未必會放棄核武,因為它自覺在安全保障上除此別無他途,美國攻打伊拉克已使它下定決心非要發展核武不可,當時它認為伊拉克哈珊如真有了核武,美國斷不可能攻擊,現在利比亞被攻擊,便堅定它的信念,認為非有核武不可。南韓報紙現在也說,如果北韓認為這是擁核的正當理由,那末六方會談的前景就不容樂觀。
這樣看起來,無論六方會談也好,美國與南韓的大規模壓迫性的軍事聯演也好,恐怕都難以使北韓放棄它的核武計劃了。當二○○三年格達費放棄了核武計畫之後,美英等國家大肆讚揚,認為是模範行動,美國新保守主義者,認為這是他們強硬路線的成果,前副國務卿懷爾頓訪問日本、南韓時便宣稱,應迫使金正日倣效格達費的榜樣放棄核武計劃。但如今在金正日看起來,如果當年就放棄,美國第一個攻打的可能就是他,其次方是格達費。
北韓定然會堅持它的核武了,伊朗目前還沒有核武,但在籌劃發展中,美國及歐洲國家用盡心思,用盡非武力的壓迫,要伊朗放棄,伊朗則虛以委蛇,伊朗要發展核武的理由太多了,北韓的威脅不過來自美國、日本、南韓,伊朗所受到的威脅除美國與英法德之外,還有以色列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大多國家,當年連伊拉克都會打它,可見連阿拉伯國家也不在乎穆斯林之情。
現在它看清楚利比亞的下場了,三年前英法還與格達費稱兄道弟,他的朋友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義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法國總統薩科奇,現在都能翻臉成仇,那他們對伊朗這個向來痛恨的國家會有一念之仁嗎?
可想見的,伊朗對自己發展核武的信念將會更為堅定。
第二個影響是恐怖份子的活動將更為積極,恐怖份子來自何處?來自穆斯林,而且多是年輕人,恐怖組織之所以能長久不衰,是因為它不住地能吸收到新血,美國的反恐愈反愈恐,原因就在於恐怖份子的補充來源不絕,他們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所以能坦然赴死,原因在於信仰,以及憤恨,現在基地組織已不僅是以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為活動基地,而是向任何動亂地區鑽隙。美國與英國和格達費達成和解協議,要格達費合作反恐,格達費倒也遵守協議,在利比亞境內禁止基地組織活動,這當然與格達費自身的利益有關,利比亞是個部落分歧的國家,恐怖份子如猖狂會影響到他的控制。現在呢,格達費也成了美英法的仇敵,那份反恐協議當然也無效了,格達費已把美英法的威脅遠置於恐怖份子威脅之上,他還反恐嗎?不論利比亞將來或和或戰,這段期間恐怖份子必將在利比亞擴大活動。
深度的分析,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