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 環境、海洋、高齡三大主題小組成果創意呈現,學員們拿出達人精神力拚

作者|林函潔(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來到達人學苑的第五天,就是學員成果驗收時,從學員們蒐集資料、討論及參訪,並在coach和mentor的引導下,透過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先發散再聚焦,提出觀點和解決方案就在今天呈現;在經過演講、參訪、小組討論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呢?來看看學員們連日來的成果和精彩分享!

環境三的同學以特別方式呈現,而非一般行銷方式,希望凝聚部落意識,讓迦納納部落回歸自然。

環境一以影片紀錄了一位迦納納部落外來女婿春哥的在地聲音,提到了他如何試圖在當地適用新的綠色農法,創造機會;環境二以生動簡明的話劇,告訴大家綠色農法和傳統農法的不同及利弊;環境三則是提出凝部落意識,讓迦納納部落回歸自然,以推廣自然農法,讓青年回流,重塑原鄉認同;環境四則是說了一個製糖村村長的故事,談到傳統製糖業的沒落,希望透過社區重新營造,重現大片蔗田回到 「綠野香坡」的榮景。

海洋一以創意的方式呈現他們的「海中膠囊列車」!

海洋一提出讓人們輕鬆出門,平安回家,一個全新的藍色隧道的想法,發想自海洋深層抽水管和珍珠奶茶的「海中膠囊列車」;海洋二則希望選拔出兼具勇氣、熱情、好奇的「海洋大使」,來讓人們多了解海洋的美,更拉近人和海的距離;高齡一提出的觀點是,高齡並不一定都是處於不快樂、負面的形象中,希望在不改變的前提下,用現有既有資源,讓高齡者更快樂;高齡二則以具體的建築空間規畫,提2025幸福共居的理想社區型式,讓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高齡三則是在志工的協助下,運用原創設計及創意,讓高齡者能有自己的故事和做自己的事;高齡四則是規劃「北林學院」的藍圖,協助牛根草社區發展促進會統整當地、門諾醫院以及東華大學相關資源,讓北林社區的高齡者經由教與學的活動,達到傳承、排解孤獨、維護生活品質的目標。

2013達人學苑暑期研習營圓滿落幕,大家相約明年東華見!

在每組學員們精彩的報告完後,都有三分鐘專家回饋,最後綜合評論首先由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的林照真老師,對每組簡單的點評,總的來說,在有限時間要做具體呈現就要「言之有物」,她也再次提醒學員們,在內容設計上,以戲劇化呈現、知識資訊、說服力的權衡要兼顧,不要顧此失彼。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總主持人陳竹亭,則再補充,在報告或陳述時應以不同面向切入,最好要批判、同理心兼顧;這次學員們報告以話劇、影像、微電影的方式都很有創意,並且很娛樂,但不要忘了需有真實的知識做為論述觀點的基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公民素養陶塑計畫主持人楊倍昌老師,則是向學員提出問題:當我要回答或解這些問題,我做和別人做有什麼不同? 並且當感動加創意都已足夠,但知識不夠時,會有什麼問題?要學員將這幾天的所得,帶回生活中再思考。

最後,由達人學苑協同主持人暨國立東華大學副校長鄭嘉良感謝各位嘉賓、學員這次熱情參與,以及工作人員的辛勞,而國立東華大學校長暨達人學苑計畫主持人吳昆茂更是與大家相約達人學苑明年在東華再見!

【2013達人學苑】精彩回顧報導連載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