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Day4戶外參訪田野調查,達人互動專家短講

作者|林函潔(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2013「全球在地化」達人學苑暑期研習營,第三天的行程,就是走到戶外深入現場的田野調查,學員們對此都充滿期待,也將掀起活動的高潮。依著三大主題分參訪路線:路線一是「海洋生態與永續」將坐上船前往清水斷崖、賞鯨豚,一探花蓮豐富的海洋資源;路線二「銀髮智活與慢城樂活」則前往拜訪門諾醫院和花蓮有名的長壽村「北林社區」;路線三:「農業與跨界力」到加納納部落看農作栽植現況,並到大豐大富社區看蔗田,看在地培力與小農行銷,讓學員們身歷其境,親身感受!

第三天戶外參訪行程:學員搭船出海遇到一群優游的花紋海豚,以最不打擾海豚的方式接近及遠方觀察。

小編跟著「海洋路線」的學員們,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廖鴻基帶隊,坐上船乘風破浪,一出海,便感受到昨日短講中,廖老師提到的海洋視野和海洋格局的遼闊,花蓮港擁有天生優良的地勢和位置,加上有黑潮通過帶來豐富的資源,雖然昨天下午稍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但幸運的學員們在船長和廖老師的引航下,看到了四批海豚:優雅慢游的花紋海豚,以及在回程調皮的熱帶點斑原海豚,大家都興奮極了,還前進到清水斷崖欣賞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壯麗,在路途中,廖老師除了介紹美景外,不忘提醒學員,與大自然共處常保尊重的重要,也談到有些現行制度及法令其實是不符時宜的,亡羊補牢猶未晚,應要更積極地有所作為,資源有限,海洋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DAY4:「海洋生態」專家短講: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所長蔣國平(左)、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林新沛教授(中),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總主持人陳竹亭(右)

第四天下午有三場精彩短講,分別是:以「高齡化」為主題的達人互動的深度演講、「海洋生態」及「環境生態」專家短講。其中,針對「海洋生態」主題,請到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林新沛教授,以及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所長蔣國平來與談,並且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總主持人陳竹亭主持,對談的過程中提到,林新沛老師提到:「藍色公路是生態旅遊還是回家的路?」在觀光和環境保育,運輸和商業上,應該要如何權衡?而另外也談到身為海島公民的我們,似乎都不夠了解海,也不懂的善用海洋資源。

在問答時間,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旅遊系四年級的呂宜臻主動發言回應老師發言談到,她是桃園人,在此之前,她不喜歡親近西部沿海,原因是多為礫岸,且多已受人為汙染或人工化,來到東部讀書後,才發現原來海洋可以這麼美,她才深深有感,海洋應受尊重、應受保護,身為海島居民的我們,才會主動親近海,去熱愛海洋。

會後,東海大學法律系四的黃仁菱表示,經過這次達人學苑的議程安排及戶外參訪,她才深深了解到,從法律制度及政策面,如何實際在生態面上造成影響,其中小組討論時,也和學員討論到蘇花高與環評的議題,都與我們生活上息息相關。

剛從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海洋環境工程系畢業的吳宇璨,對海洋的議題並不陌生,但他也提到,過去在學校學的專注於「環境工程」執行性,較少從其他角度去深究海洋問題,這次會來報名參加達人學苑,主要是更想了解關於海洋永續發展性的議題,像是在戶外參訪提到藍色公路、鯨豚生態、海洋深層水的開發技術及前景等,都讓他非常感興趣。

在coach和mentor的引導下,學員先發散再聚焦,透過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提出解決方案及呈現方式。

每天學員們大量的討論,在coach和mentor的引導下,先發散再聚焦,明確定議問題後,再透過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提出解決方案及呈現方式;在經過演講、參訪、小組討論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呢?敬請期待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

各組熱烈討論實況,並善用便利貼將創意點子們歸納!

 

【2013達人學苑】精彩回顧報導連載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