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逸軒(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花蓮報導
達人學苑研習營活動第二天正式展開專家短講,在東華大學物理系鄭嘉良教授開場後由吳茂昆校長接棒,吳校長以「築夢東華」做為專題來訴說著「在地故事在地情」。
從一展開Power Point開始就把花蓮的美不斷地展現在眾人面前,以六十年來臺灣的經濟改革發展來強調臺灣特有的多元性。遂後又將視野聚攏於東華大學,吳校長以八正道來形容東華大學的八個學院,並以共同教育委員會做為核心串接,提出了跨領域的結合來展現出東華大學的優勢,以培育具東華特質及專業能力的社會菁英做為目標,結合了在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研究計畫,吳茂昆校長彷彿是為了整個活動拉開了序幕,以臺灣、花蓮、東華這樣的多元性來強調本次研習營的三個關鍵字「永續」、「創意」、「跨界力」。
第一位嚴長壽董事長談論「永續」時以一句「再多演講,除非執行,否則一切都是狗吠火車。」犀利地指出現代臺灣的大學高等教育問題所在,或許也因為這是場短講,15+5分鐘更讓人體會到嚴董事長針砭社會的力道,我同意董事長強調教育不應該還依循著傳統思維來辦學,尤其在大學這個階段,教授為最高權威似乎不再是一定的答案,一同去發現、解決、挑戰問題的教學手法更能培育學生思考應變的能力,並試圖跳脫學校範圍的框架。
【2012達人學苑】精彩全紀錄
【2012達人學苑】隆重舉行 闡述「永續」、「創意」、「跨界力」三大關鍵核心
同樣談論「永續」的劉格非教授則是以「我是誰?」做為題目,藉由不斷轉換角色反覆詢問「我是誰?」來促使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懂得自我發現社會的問題,並延伸思考如何活用知識,發揮創造力,以及面對意見和溝通的考驗,多角度的思考我認為即是一種跨界力的想像整合。但當劉格非教授與嚴長壽董事長在大力的推動學生自我思考時,現在的學生又該如何掙脫傳統教育的枷鎖?在對話與思辨的過程中有位學員表示對於學生的定位仍舊有疑惑,的確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人們普遍對工作取向的追求遠超過知識的探索,能冒險與社會現況背道而馳的學子又有多少呢?我想這就是SHS企畫的核心,利用時間與品格教育的養成來改變學生甚至社會的價值觀,謾罵的學生可能再也不是行嘴上功夫,而是轉換成變革的動力向前。
下午時分由許宗賢董事長以及薛文珍主任分別用「創意,一步一腳印」以及「科技是當代文化創意的觸媒」分別進行探討,許董事長點出了三個支持創以的重點「環境、文化、資源」,對於自己本身所設立的題目「創意,一步一腳印」改成「創意,一步一腳印?」的小變化也相當耐人尋味,不禁要人思考「創意」是一個需要鼓吹的概念嗎?還是臺灣急了?個人也急了?
對於「創意」,薛文珍主任在分享過去在工研院與藝術家合作的經驗後將重點放在對話與知識的基礎下,她也在對話與思辨當中強調了知識與想像力的連結,專業會是重要的成份,但這也可能成為一個包袱,我們還是要跟隨自己的直覺。
本日的專家短講在四位講者精闢的討論中結束,一日下來不難發現每位講者的前瞻性是以往的教育環境少見的,在這樣跨界的人士們來到東華大學談論著彼此的想法並試圖實踐改變社會的動力之下,我想這場研習營往後的活動也就更加令人期待了。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