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銘駿(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在臺灣,網路上各式頻道針對知識傳播的內容並不多,而勇於涉足跨科際的更是少之又少;隨著傳播媒體的主流由電視移轉至電腦網路,也帶動了網路節目的可能性。而針對年輕一代高幅度使用網路的機會,虛擬資源課程內容與活動分享的機制成了數位平臺協助計畫推動的有效工具。 數位平臺主持人兼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鄭原忠在成果發表會中表示,數位平臺曾透過學生進行的網路行銷前導活動。問卷針對學生族群為主,在臺灣126所大專院校吸引了超過7600名學生的參與。並在2012年建立SHS計畫入口網站(https://shs.ntu.edu.tw)及跨科際學習Facebook。另外也著手建置子計畫部落格,形成資源整合的規模效果。 鄭原忠指出,數位平臺旨在服務各項其他計畫平臺,並統合跨科際學習成果。透過建置跨科際影音專區(https://shs.ntu.edu.tw/video)、課程資料庫系統(https://shs.ntu.edu.tw/course)以及網路討論區(https://shs.ntu.edu.tw/discussion)等,將相關跨科際資訊完整地呈現在網頁中,使學生不一定非得修習該課程才能學習,亦可以透過當中的互動討論進一步了解跨科際議題。 同時數位平臺也製作活潑的動畫短片具象化跨科際的意義,並利用學生代言人的故事等方式,結合跨科際問題並推廣計畫;面對較為深入的問題(如六輕議題)時,則選擇拍攝專業人士的對談來探討;同時也拍攝計畫總主持人陳竹亭與課程平臺主持人林從一對SHS計畫願景及釋義。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