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16日我們舉辦了LIS教育工作坊!
過去LIS和成大共同推動「服務學習」-每周到校協助弱勢孩子的課輔志工。然而長時間下來我們發現,隨著每學期課輔志工離去更替,不僅難保教學品質、也對孩子的學習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經過討論與重新規劃後,從103年下學期起LIS團隊將原先實體的『課輔服務』轉換為『製作線上教學影片』。
一來可以讓教材永久保留,二來隨著每學期課程的開設達到教材累積的效果,最終完成一套完整的國中小教材,再加上線上教學平台的建置,讓教材更有效利用與整合,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套專屬的學習資源。針對如何製作教學影片,LIS團隊在3/15-16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工作坊活動…
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參加工作坊的學員怎麼說吧…
學員 沈鈺琪
• 你學到了什麼?
有時人往往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為自己築起一道一道牆,嘗試不設限的發想,才能突破既有的框架,創造新的可能。
• 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想像空間更大了~~
然後對現在小朋友的印象變得不一樣了…..接觸了小朋友,才發現時代不同了…。
• 有什麼是超乎期待的?
和伙伴們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多媒體教學方式,雖然還有許多聽起來有很多必須克服,困難存在於其中,但或許沒有什麼是不能突破的!
•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前幾天都應該早點睡,工作坊才有體力……
• 還想知道什麼?
想更了解對教育,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怎麼做會更好?
學員 林詩軒
• 你學到了什麼?
親近現在的小學生,想起以前自己也是這樣走來的,每次的國文課數學課總是在期待下課的到來,但現在想起,為何不能期待國文課數學課的到來,如果上課方式能夠改變,這問題也不是全然的否定。
• 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藉由一些改變,上課也可以不再枯燥乏味,課本的東西變得更有趣。
• 有什麼是超乎期待的?
在過程中,我們這組想到使用影片與遊戲來激起小學生的興趣,這使我也想到或許我可以藉由系上所學知識來實現,不僅僅是想,更可以把它做出來。
•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看來要加強囉!跟小孩講話都不知要講什麼了~
• 還想知道什麼?
想知道有什麼成功的例子幫助學生激起興趣。
學員 陳冠妤
• 你學到了什麼?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理想是可以實踐的,但夜深人靜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時候還是不免會懷疑自己,腦袋裡面所想的到底可不可以實際的應用在現實生活當中。在今天的工作坊中,我們密集的腦力激盪,尋找任何可行的辦法,針對核心問題探討,並在最後的階段加以介紹雛型,當然在這當中一定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沒有看到的,但至少讓我更堅信實踐理想的可能。
• 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這是第一次與這麼多成大的學生們共同討論教育議題,跟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系所的同學討論是件相當奇妙的事情。不同的成長背景、教學模式造就出不同的思考邏輯。但也就是因為在這麼多不同的背景下的想法,產出的成品更加別出心裁。
•有什麼是超乎期待的?
階段性討論過後mentor and helper的引導超乎想像,有時我們可能會在討論當中不小心離題,又或者是對於一個小事情鑽牛角間,一直在旁邊繞圈子,導致最後的結論沒有正中紅心,但mentor and helper在討論時拋給我們思考的問題、想法、理論卻即時的將我們帶回議題核心,朝著下一步邁進。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與孩童、老師、家長一起探討教學問題。
•還想知道什麼?
希望可以更加深入探討教育相關議題,從探索問題到解決方案等等。
學員 詹巧靖
• 你學到了什麼?
要有同理心,設想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如何讓教學平台有吸引力。
•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一件事情是可以多方思考的,而不是就我們所認為的往前想。
•有什麼是超乎期待的?
線上直播教學平台幕後成本似乎很高,或許可以在想個簡化一點的方式試著把他呈現出來。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讓小朋友不會對於平台認為成一種功課而變成日常壓力,應該要有吸引力讓他們自主想學習。
•還想知道什麼?
有沒有新奇的授課方式?